東沙島外來種植物移除及原生種植物復育

  • 2011-06-29
  • SystemAdmin

  東沙島原生植群因長期的人為干擾而有棲地破碎化的趨勢,可能間接影響其他物種的生存與繁衍,其中又以銀合歡影響最烈。為打造東沙島為永續生態島嶼,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後,乃將東沙島外來種之移除及原生植被培育等生態復育工作列為每年重點業務。

&nbsp

砍除銀合歡
砍除銀合歡

  外來種植物銀合歡,早年基於防風及遮蔽之需要,引進東沙島做為海岸防風造林樹種。由於其拓展能力極強,且根部會分泌含羞草素,具有排他作用,如今已廣泛分布於島上荒廢地,部分區域並形成單一銀合歡林地,使原生種植物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參考2007 年6 月完成之「東沙島環境整理及原生植栽復育規劃報告」之建議,於2008 年4 月起結合東沙巡防指揮部之弟兄,並在相關學者專家的指導下展開銀合歡移除及監控作業,其中2008 年移除面積約12,700 平方公尺,2009 年移除面積則約18,900 平方公尺。由於銀合歡砍伐後基部再度萌芽能力非常強,為防止銀合歡萌芽,有研究報告建議使用藥劑塗抹方式處理,惟經考量藥劑處理對東沙島生態敏感性並不適合,因此為解決銀合歡復萌問題,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選擇部分樣區嘗試用較符合生態的方式,在銀合歡砍除後以防草抑制布覆蓋,期望透過阻斷光線方式來抑制銀合歡再度萌芽。

原生植被復育區 銀合歡移除解說牌
原生植被復育區 銀合歡移除解說牌

  銀合歡移除後之植被復育工作,為避免由外地引進苗木時造成其他外來種或病蟲害之入侵,因此植被復育造林時全部以東沙島當地生產的苗木為種苗來源。管理處於東沙島設立簡易網室及苗圃,積極培育白避霜花、毛苦參、草海桐、海人樹、葛塔德木等當地原生樹種,至2009 年計培育6000 餘株,並於銀合歡移除區域進行生態造林。除可有效遏止銀合歡繼續擴散外,未來並可望恢復原生物種生態環境,以維護生物多樣性,落實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保育管理目標。

 

銀合歡移除及碎木機操作示範

2008 年12 月9 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由內政部廖前部長陪同視察東沙島銀合歡移除及碎木機操作示範